什麼才算「識音樂」?是一個好好的問題。
你有聽流行曲嗎?你懂得分誰較合你心意,便已懂得音樂。學樂器,卻不花時間欣賞音樂,跟一部機器有什麼分別?
你有聽流行曲嗎?你懂得分誰較合你心意,便已懂得音樂。學樂器,卻不花時間欣賞音樂,跟一部機器有什麼分別?
分享「香港作家王迪詩」的一篇文章﹕
為什麼要去音樂會?
「買了藝術節的門票沒有?」這是最近一個熱門話題,正如我在12 月每逢碰見人總會被問「聖誕節到哪裏玩?」這時候如果你答「聖誕節我留在家裏」就會被人取笑是宅男剩女;要是你答「我沒買藝術節的門票」就會顯得沒有文化,沒有品味,所以無論藝術節的門票幾貴,都總會有些人視為必要的「包裝費」,branding,that’s it。去outlet買件Prada都要咁上下錢。
這番話當然又會刺痛知識分子的神經。「什麼!憑我一流的藝術造詣和鑑賞力,我還需要什麼包裝?」要是小心閱讀的話,不難發現我在上一段已經寫明「有些人」需要包裝,以便造詣高者把自己歸類於「有些人」以外。肯定也有一些人是真心享受音樂才去藝術節的,他們衷心期待所有演出,對表演者來說是可愛的觀眾。但得罪人我都要講一句,近年藝術節愈來愈像書展,有些人當年度趁墟,或搶《清明上河圖》的門票,蜂擁去看一幅印象派油畫。無論去趁哪一個墟,原因都只有一個── 出名。欣賞音樂的人肯定存在,但有更多人純粹因為某個演奏家很有名才買票入場。
真正的愛書人平日都會逛書店,任何時候都可以享受閱讀,不用等書展。其實香港一年到晚都有音樂會,外國和本地演奏家的演出多不勝數。若要看話劇,香港這片「文化沙漠」竟然是全球華人地區之中華語話劇最蓬勃的地方,難以置信吧?香港每天都有話劇演出,比台灣和大陸更加熱烈。多少人平日完全不看話劇,不聽音樂會,藝術節卻跑去撲飛?
有人認為「唔識聽」音樂就不要去音樂會了。那怎樣才算「識聽」呢?是否一定要懂得看五線譜,要知道什麼是Sonata form,能分析contrapuntal的巴洛克作品?擁有這些知識對欣賞一首歌當然是有幫助的,但音樂既是同時為知識分子及牛頭角順嫂而存在,那麼知識或技術就不是必要條件了,有沒有嘗試停下腳步,給自己一個機會去靜心細聽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倒過來說,考了八級鋼琴也不等於喜歡音樂。如果不喜歡,為什麼要去音樂會呢?有些人趁墟去到演奏會,五分鐘後開始不停心想「到底幾時完!」悶到發癲,浪費金錢也浪費時間,何不留在家裏打機?
街頭藝術在外國很常見。從網上看到這個故事:數年前一個寒冬早上,一個拿著小提琴的男人在美國華盛頓地鐵站內演奏巴哈。在那四十五分鐘裏,大約二千人途經那兒,大部分應為上班族吧。
男人演奏了四分鐘後獲得了第一個錢幣,一個婦人把零錢丟在他的帽子裏,沒有停下來便繼續往前走了。六分鐘後,一個年輕男人靠牆聽他演奏,然後看看表,也走了。十分鐘後,一個三歲男孩停下來,但馬上被母親拉著走。其他孩子經過也忍不住停下觀看,卻無一例外地被母親拉走。在這四十五分鐘裏,總共只有六個人曾短暫停下來聽音樂,他一共獲得了32美元的打賞。
演奏小提琴的人是Joshua Bell,全球最有名的小提琴家之一。他手上拿著的小提琴價值350萬美元,兩天後他在波士頓演奏廳的音樂會門票平均每張售100美元,全場售罄。
上星期在中環吃完晚飯,看見一個大叔在華人行門口拉小提琴,所有人都當他透明,只有一個從頭到腳都是LV的女人跑過去,把自己的頭貼在大叔的頭旁邊,舉起手機V字手自拍,然後沒一聲道謝,沒放下一塊錢,歡天喜地的走了。(撰文︰王迪詩 / 逢星期六刊於《信報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